一些國外知名品牌或者熱門設計師品牌,國外官方售價數(shù)千,國內只賣四五百?結果追溯下來,雖然品牌名相同,但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沒有關系。因國外品牌沒有在國內主動申請商標,被國內企業(yè)“搶注”同名品牌、乘著原品牌的知名度“東風”,在國內做起生意。這類目前市面普遍的“傍品牌”、“碰瓷品牌”并未觸及國內法律紅線,但在得物App率先被叫停,因為得物堅持保障正品,不以法律標準底線、市場默認慣例為準則,為用戶提供真正的好東西才是堅守的底線。
得物App堅持正品,在一貫的“不偽、不劣、不Low”原則下,在行業(yè)內首次對這類“碰瓷”賣家和商品進行攔截和治理。比如,最近幾個案例。
第一個案例:避免“非正品”流向用戶,得物鑒別中心攔截“碰瓷”商品
(資料圖片)
很多年輕潮人喜愛時裝品牌Vetements,不少賣家都在得物App供給商品。得物近日收到了一批標注“Vetements”品牌的商品,一共23個款式。在選品審核時,得物鑒別中心按照流程標準,對所有23款商品進行鑒別,結果卻發(fā)現(xiàn),與得物既往對Vetements品牌的鑒別研究有較大差異。為了核實確認,鑒別研究人員從得物正品樣品庫調取了同款商品,反復鑒別比對,最終確認結論:這一批標注“Vetements”品牌的商品,與年輕潮人們喜愛的Vetements品牌,沒有任何關系,只是品牌名一樣,商品并不一致。
如果上架這些商品,不少年輕人抱著對原品牌的喜愛,到平臺搜索,可能沒買到原版,反而買到這類“碰瓷”商品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對這批商品,得物立刻進行了攔截。
第二個案例:堅持正品,清退“碰瓷”品牌
得物App在對入駐商家日常審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有商家申請注冊與海外“Savette”等品牌相同的商標,因其售賣的商品款式也和海外原品牌商品雷同或近似,經進一步溝通核查,對方未能提供來源于海外品牌方的相關采購憑證。出于對正品的堅持,避免“碰瓷”商品對消費者造成誤導,得物App對同名品牌商家進行了清退處理。
除了上述品牌,此前,與國外知名潮牌同名的國內商家Supreme、Fear of God等的入駐申請,也因“非正品”原因被得物App中止。
一個品牌,囊括了品牌文化、設計、信譽、知名度、消費者忠誠度等豐富資產,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。新一代年輕人注重通過購買正品,表達對品牌的支持和熱愛。而傍上“原品牌”、從“碰瓷”中獲利的商家,不僅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,還傷害了真正有價值的原創(chuàng)品牌“正主”,尤其是一些設計師品牌,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弱,常遭到商標搶注。
堅決把“非正品”的同名品牌和商品拒之門外,是得物App從成立起,全公司上下的共識和底線——堅持正品,堅持“不偽、不劣、不low”,堅持求真。為了做到三個堅持,得物“有所為,有所不為”。
有所為,得物7x24小時不間斷、全年365天無休,“不打烊”的查驗鑒別工作,為用戶保障每一件全新正品而“較真”。
有所不為,得物遠高于行業(yè)標準,擋掉了很多不符合得物要求的品牌或商品,哪怕放棄可觀的經營利潤。為用戶交付高品質的商品,不放過任何一個讓用戶感受更好的細節(jié),才是更有價值的事情,有舍才有得。
得物App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們希望,得物對正品的堅持,也能影響和推動商家,共同尊重正品、保護正品,鼓勵更健康正向的市場環(huán)境,捍衛(wèi)和保護知識產權弱勢、但受到年輕潮流消費者喜愛的品牌,讓更多年輕人得到美好事物。
關鍵詞: